從五旬節運動中看「聖靈浸與「方言

作者:Samuel Tsui

 

一﹑引言

在香港教會不同宗派的基督徒,對聖靈浸的認識普遍持不同的理解,特別對聖靈浸、聖靈印記、聖靈充滿、聖靈恩賜等等都有不同的看法。這些是否指向相同的意思,還是有分別的呢?若是不同的,又有甚麼理據?福音派人士認為,人重生得救即是受了聖靈浸。五旬節人士則認為,聖靈浸是在人得到救恩之後由神所賜,是為了得能力去傳褔音。有些人會問:人信了耶穌不是已經領受了聖靈浸嗎?為何還需要再次受聖靈浸呢?而受聖靈浸一定是會說方言嗎?方言也是另外一個最大爭議的問題。「說方言」被多數的福音派所抗拒,而某些靈恩派與五旬節派對「方言」也有不同的理解。五旬節派認為方言是人受聖靈浸的首要憑據或證明,而某些靈恩派人士就認為「方言」只是聖靈恩賜中的一種,聖靈浸不一定會說方言。這裡筆者嘗試從歷史、神學、聖經、心想學和社會學的角度來探討「在五旬節運動的聖靈浸與方言」的看法,從而期望在探討後能得到一個較為中肯的結論。

 

五旬節運動與聖靈浸的歷史簡述

在一七四○年,約翰衛斯理的神學思想,把「因信稱義」與「完成成聖」分為兩個階段,第一種經驗是因信稱義而成為基督徒(即第一次祝福,是藉洗禮在耶穌內成義並獲得新生命),但是他認為基督徒裡面仍有亞當墮落的結果(原罪),所以必須要有第二種的經驗,這稱為「第二次的祝福」,這個經驗是指能夠淨化信徒裡面內在的罪,並使他完全成聖。約翰衛斯理是接受了亞米念主義,而反對加爾文主義有關「一次得救永遠得救」的教導,也因這個看法造成了「循道主義」三傑的分裂。五旬節運動是受到循道主義的影響,主要是在神學上。這影響五旬節運動的因素是有關成聖的道理。雖然有些五旬宗教會是持著加爾文派的思想,但大多數教會是比較傾向亞米念派的思想。

 

在十八世紀到十九世紀,約翰衛斯理的聖潔教義的第二次祝福成全、或成聖的教義傳到了美國之後,漸漸地被轉化,演變成追求聖靈的洗禮和聖靈的能力。在這項轉變也引發了一些實際的問題,甚麼是一個人在聖靈內受洗必須而確實的證據? 

在十九世紀中期,美國的聖潔運動影響了英國的教會也追求聖潔的生活。他們排斥過去傳統所教導「完美無罪」的成聖觀,也逐漸發展出一種特色,就是「滿有聖靈」的基督徒生活。當時他們常提到「滿有聖靈」與「聖靈充滿」的生活都是必須的,只是聖靈浸在當時的教導中,還不知道原來說方言和聖靈浸是有關聯的。

 

在一八九五年,吳得(J.A.Wood)在歐溫(Benjamin Hardin lrwin)成立「火洗聖潔會」,他教導說第二次祝福(成聖)之後,隨著而來會有第三次的經驗,他稱為「聖靈與火的洗」。不過在英國的村莊開西域(Keswick)的神學觀念中,他們已經把第二次的祝褔「全然成聖」視為等同於「聖靈充滿」,因此他們不再教導三次祝福。這到了五旬節運動開始後就把這兩個觀念結合起來。(在二十世紀初五旬節運動所傳講的第一次祝福是「因信稱義」,隨著而來的第二次祝福是「聖靈充滿」)。在十九世紀末期,美國聖潔運動所復興的教會中,不但是追求聖靈浸也是追求聖靈恩賜,其中以身體醫治和先知講道為主。 

 

在一九○一年,查理巴翰(Charles F.Parham)開始了五旬節運動。他在美國堪薩斯州的多比加城(Topeka)所主持的聖經學校中,同學研讀使徒行傳而得到一個結論是:說方言是在聖靈內受洗的唯一及確定的證據。這也是後來五旬節運動中,所普遍接受的教導。在一九○六年,黑人西蒙(William J.Seymour)把堪薩斯州的多比加城的屬靈經驗帶到洛杉磯亞蘇薩街,後來成為全世界所注目的五旬節運動。當時在洛杉磯的報導說:「他們所說奇怪的言語,高聲說非理智所能了解的信條,這新教派已經在洛杉磯開幕了。」報導的標題是「奇異的巴別塔」,聲稱洛杉磯城出現了一項新的運動。在亞蘇撒街的聚會是在一間破陋的小屋中舉行,會眾是由有色人種和少數白人所組成,他們是宣稱擁有方言的恩賜。

這次復興產生了許多細小的教會,但並沒有具結構的教派出現。這種情形直到了一九一四年四月,神召會在阿肯薩州的熱泉(Hot Spring, Arkansas)成立,也成為現今五旬節運動中最大的教派。


三、神學爭議

五旬節派與褔音派人士所說的「聖靈浸」是有明顯有分別。對於褔音派而言,聖靈浸與悔改歸正是等同的。但對於五旬節派就認為,聖靈浸是不等同於悔改歸時的聖靈印記,他們堅持,聖靈是在五旬節時才臨到門徒身上,它不是來自新聖約裡的根源,而是有效見證力量的來源。所以聖靈浸是不同於悔改的經驗,聖靈浸是得著聖靈能力進入一個新的層次。聖靈浸是從神而來的另一次褔祝,並且是以方言作為憑據。他們認為,聖靈浸與說方言是有密切的關係。他們的學者孟保羅博士認為: 

1. 靈浸(即五旬節派的恩賜)是一個授權的經驗,在邏輯上是不同於悔改歸正。

2. 說方言是要給每一位基督徒的恩賜。

3. 說方言是要每一位基督徒可盼望的恩賜。

4. 說方言是一個人曾經受靈浸憑據或證明。

5. 說方言總是在一個人受靈浸時產生,所以沒有說方言,那個人不能算是受靈浸。

 

五旬節派的學者,過去針對聖靈浸的憑據是說方言,他們把使徒行傳的經文歸納出一個原則,就是聖靈浸時有一個看得見又可辨認的記號,就是「說方言」。他們主張「說方言」是聖靈浸最初的外在憑據。這論點一般的強調是在路加的著作(徒二、八、九、十、十九章)的經文,他們主張說方言是伴隨著聖靈浸而來。

但這裡會有些疑問,如果這是路加的思想要建立的模式,為何他沒有明白地陳述說方言就是靈浸的立即結果?這僅僅的只根據事件的重複「歷史的前例」,是很難論說路加要教導這樣的教義。所以這不能只專注在單獨的經節來建立規範的模式,而是應當尋求重建作者的神學看法,和評估問題的關聯性。因此若將五旬節的敘述放在路加對聖靈的神學觀的架構中,五旬節派才有足夠的證據可以來辯稱:聖靈在五旬節降臨在門徒身上,不是為了新聖約存在的根源,而是為了有效的作見證的力量根源。

 

五旬宗學者孟保羅博士指出,根據聖經的類推與歷史的前例,路加的觀點,並沒有要證明門徒們在五旬節以前就領受了聖靈。路加的聖靈觀與保羅的聖靈觀是有不同的,這需要分別來處理他們各自的看法,萬不可把保羅的聖靈觀強加在路加的著作,並以此解讀路加的思想。

保羅的聖靈觀,是認為一個基督徒從重生到離世,都不斷經歷聖靈的工作聖靈是潔淨的來源、公義的來源、親密團契對神的認識,最後復活得永生都是聖靈的工作)。在保羅的觀點裡,基督徒的救恩與領受聖靈有關。但路加的聖靈觀受到兩約之間猶太人著作的影響,這是呈現一種先知靈感的聖靈觀

路加聖靈觀只有一個向度,即事奉,且是先知靈感式的事奉,因此路加著作中描寫的聖靈工作就是這種先知靈感的聖靈活動。路加認為領受聖靈無關於救恩,而是領受聖靈加力,受感見證基督。孟保羅對保羅的聖靈論與路加的聖靈論的整理是:

1. 保羅主張:私下所表顯說方言是具有造就性的,是可盼望的,是普遍可得的,簡單說,所有的人都應該說方言。

2. 路加主張:聖靈的恩賜和有靈感言語有親密的關係,說方言是一種顯著的形式,擁有一個獨特憑據的特色。

3. 因此,當一個人得到聖靈的恩賜,他應該期望會有說方言的表顯,這說方言的表顯是一個可證明的記號(憑據),證明他的確領受了這恩賜。

 

聖靈浸在邏輯上是和悔改歸正不同,這正是表達了路加獨特的聖靈神學觀。並且從這架構可發現聖靈恩賜的特質,也是不同於悔改歸正的判斷,它提供了見證的能力,而不是稱義或潔淨。

五旬節派主張,聖靈浸是不同於得救(徒一5、8,二4),當時信主的門徒是未受聖靈浸的。聖靈浸也不同於現今的聖靈恩賜(林前十二8~10)而「說方言」就是人領受聖靈浸的憑據或證明。他們也主張聖靈浸是進入屬靈恩賜的「途徑」,是運用聖靈恩賜的先決條件。聖靈浸是通往保羅所描述特殊恩賜的途徑。在路加的聖靈觀和保羅的聖靈觀的交匯處,就是在路加的「聖靈浸」和保羅的「聖靈恩賜」之間。路加肯定聖靈浸和所賜下的恩賜有密切關係,並把保羅所說的恩賜明確化(參徒二4,18,十46,十九6)。

 

從聖經中看聖靈浸與方言

五旬節派的柯德威牧師認為:聖經是由一群受了聖靈浸的作者所寫成,也是向那些有著聖靈浸的人們而寫。因此,聖經在許多地方,只能被那些相信五旬節信息與接受五旬節聖靈的人所了解並實行出來(約臺二27)。他也認為如果不是照著真道的樣式領受「聖靈浸」,那就不是「聖靈浸」。如果有人把自身的經驗命名為「聖靈浸」時,他就必須肯定這是配合聖經的憑據。

 

按聖經的記載,四福音有講述耶穌要用聖靈施洗(太三11,可一8, 路三 16, 約一33。耶穌復活之後也親自說:……你們要受聖靈的洗。」(徒一5。彼得到哥尼流家裏傳講福音時,聖靈便降在他們身上(徒十一 15,這是聖靈浸。而每個基督徒都是受了聖靈浸:「我們不拘是猶太人,是希利尼人,是為奴的,是自主的,都從一位聖靈受洗,成了一個身體,飲於一位聖靈。」(林前12: 13這些經文都用同一個前置詞“en”,英譯“in”,即是在內的意思。聖靈浸的「浸」(Baptizo)這個字希臘文常指「淹沒在水中」。林道亮牧師說:「『浸』是簡單過去式的時態,且用直說語氣和被動語態來表達,指明藉著這靈洗進入一個看體的事實是一次成就,永遠成就。」

聖靈浸在中文聖經中通常是稱為「聖靈的洗」,也有稱為:受聖靈(徒八17)、聖靈降臨(徒十一15,十九6)、聖靈澆灌(徒二17,十45,多三6)。聖靈浸是不等同於是聖靈充滿,聖靈浸只是有一次過的至於聖靈的充滿,就不只一次。在五旬節的時候,們徒已經被聖靈充滿了(徒二4,但他們後來又被聖靈充滿(徒四 8)。在五旬節裡(徒二4所形容的聖靈充滿是與聖靈所賜的口才有關,即方言恩賜。

「方言」在希臘原文是(Glossa),這是可以翻譯為「舌頭」(徒二3)、「方」(啟五9;十11)、「口」(腓二11)、「話」(徒二4)的之意。「方言」是可以指地上的別國語言(徒二4)、或是指天上的屬靈的言語(林前十四2)。這「方言」是人聽不明白的言語,也是對領受方言的人得著做就的(林前十四4)。


    當路加講到聖靈浸時也同時是講到方言「聖靈便降在他們身上,他們就說方言,又說豫言。」(徒十九6)。而當保羅的講述方言時,方言是被視為:對神說(參林前十四2);祝謝(參林前十四16~17);並且保羅也贊同在禱告和敬拜時使用方言(參林前十四5、18),而當他描述自己時所用的表達方法是:「我要用靈禱告……我要用靈歌唱」(林前十四15)他也積極的鼓勵信徒皆有如此的態度:「乃要被聖靈充滿,當用詩章、領詞、靈歌彼此對說,口唱心和地讚美主」(弗五18~19)「被聖靈充滿」和「靠著聖靈禱告」在希臘文是源於同一個字enpneumati,這個字的字面意思是「在屬靈的領域中,靠著聖靈的幫助」。

 

在路加的記述中,當信徒領受聖靈浸時,通常描述是有一個特徵的記號,這是讓人知道這些人是領受了聖靈浸。這個特徵也通常是讓人見到的(徒二3,八18,十45),聽到的(徒二4~6,十42),也有明顯的講述到這就是「說方言」(徒十45~46,十九6)。若從路加對聖靈浸的整體來描述,「聖靈浸」與「說方言」是有一直接的關連(即因果關係)。

在哥尼流事件因聽見他們說方言、稱讚神為大。」(徒十46~47)之後彼得在耶路撒冷再次的講述「我一開講、聖靈便降在他們身上、正像當初降在我們身上一樣。」徒十一15),這也就是指向耶路撒冷的五旬節事件(徒二1~21),即信徒受聖靈浸時的特徵就是「說方言」。這「說方言」是表明信徒領受了聖靈浸的憑據,這是有聖經的根據,也有使徒彼得的權威作見證,並且在耶路撒冷的大公會議中,間接的得到了確認。聖經也從來沒有禁止人「說方言」,保羅也清晰的說:「所以我弟兄們、你們要切慕作先知講道、也不要禁止說方言。」(林前十四39)

 

從心理學看聖靈浸與方言

     信徒受「聖浸」須以說方言為憑據是五旬節派的基本教義隨著五旬節派在各地傳揚,心理學開始對信徒的神奇行為感興趣。在二十世紀初最早期對於「說方言」進行科學研究的是精神病學家Emil Kraepelin,他檢測他的精神分裂症病人時進行語言行為研究。另一位學者Cutton在1927出版《口說方言》〈歷史與心理的觀點〉,他的研究結論認為「說方言」是歇斯底里或精神分裂的現象。在那個時代普遍的學者都是從病理學、心理失調的角度來研究,但引發科學界極大爭議,許多科學家紛紛提出諸多證據加以反駁。

 

1960年代的學者不再認為說方言的人是罹患恐懼症、精神官能症或精神錯亂症。他們從病理學角度來研究說方言的觀點已遭到揚棄,繼而轉向從語言學、心理學、行為學的角度來研究說方言的行為。在1970年代科學家似乎放棄解釋「為什麼說方言」的研究角度,而轉向研究「說方言會如何」「說方言以後會怎麼樣」取向。也有一些科學研究試圖證明說方言的優點。

1968學者Vivier曾透過實驗分組來檢驗「已經說方言」、「想說卻還不會說方言」與「不相信也不會說方言」的三組人之間的心理狀態上的差異,結果發現說方言的信徒並沒有顯著不同的人格特質。另外根據Francis與Robbins的研究,說方言與個性外向的是有正相關,與神經過敏有負相關,並且與心理精神病無關。在他們的研究發現,說方言者有穩定的外向個性,而且有相當高比例的受訪牧師神職人員禱告是有說方言。

些語言學家從語言學、語音學來分析方言的差異性。他們分別從方言中的子音、母音的關連性分析方言本身重音、聲量、音調,抑揚頓挫的順序等。他們研究發現,方言出現的順序通常以條狀出現,是有相等長度。停頓後以子音開始,但不以子音結束,重音都落在停頓後條狀的第一個音節。在相同的段落,順序為中音、高音,然後慢慢降落趨緩方言最後會呈現規律性的重複。

學者Wayne E. Oates認為「說方言」與嬰孩的語言是十分相似,而嬰孩說話的目的乃是享受說話的樂趣,而不是告訴別人什麼東西。具醫學背景的學者假設認為說方言者將自己的發聲方式,交給腦部負責發聲的系統來驅使與主導,他們認為若不如此,將無法解釋說方言在發聲時其完美結構的韻律性與跨文化的情況。假設認為說方言者是處於一種出神狀態,因此產生了在呼吸上的規律性節奏,集體的搖動現象等。 

 

不管科學家是如何研究,他們都從基督教角度,去研究說方言的行為,他們跳過聖經中記載為什麼會說方言的理由,而直接研究說方言後的外在表現而已。他們永遠是客觀的旁觀者,不能體會聖靈、說方言者真實的內在體驗對於已經聖靈浸、說出方言的基督徒來說,都知道在禱告中說方言是處於完全清醒的狀態。從聖經裡了解,聖靈不會有亂,也不會有失去控制的現象參林前十四32~33)。從外部觀察、蒐集資料的科學家,在研究禱告說方言現象時,或許會觀察到「集體搖動」、「呼吸規律」的情景,但事實上,禱告者並沒有處在「失神」或「催眠」狀態。

對於一般人而言說方言是非常不可思議的行為,如果沒有實際上接觸、體驗過聖經中所描述的說方言經驗,自然感到恐懼。學者Kim的研究認為,如果透過某些程序與步驟,例如透過講授說方言的歷史演進、現象、理論的課程來增進一般人對於方言的了解,將可以消除他們對於說方言的恐懼、排斥感、誤解與刻板印象。而學者Wayne E. Oates亦認為無論那一類「方言」都有紓緩心理壓力的效果。他認為「說方言」卻是一種有效而且非藥物的療法。透過一些實驗,可見「方言」有一種非醫學的方法來把肌肉放鬆,以達致「減壓」的功效。

 

六、從社會現狀看聖靈浸與方言

一九○六年,洛杉磯亞蘇撒街的復興現象裡,很多人是為了追求聖靈浸而來,但這也不排除有部份可能只是存著好奇心而來到亞蘇撒街這個地方。在亞蘇撒街的聚集的人中,有一奇異的現象就是打破了白人與黑人種族之間的隔膜在當時的美國社會裡,黑人是被社會所壓迫的群體,他們常遭到白人排斥,並不准與白人共處一室。當時的洛杉磯是一個種族混雜的城市,在各大報紙也充斥著羞辱貶損黑人的廣告和漫畫。回顧黑人歷史黑人在白人的社會裡,一直是被白人透過高壓的手段掌控。社會學家曾以社會階層描述社會的體系社會不平等是社會階層的結果。美國黑人因為歷史的問題,而變成社會制度下的弱勢社或少數體,並且是承受社會制度下帶來的不公平。

社會學中的衝突理論指出,強勢的團體擁有資源的控制權,因此壓榨少數團體。而少數團體為了改變旣定的狀態,必然會反抗。黑人在這個不平等的制度下,總是單打獨鬥,或是運用小團體,來跟白人爭取權利,成效不。因此對於黑人來說,這具有凝聚大型組織的團體就會較容易發揮威力,所以教會的活動亦可能成為黑人爭取權利的其中一個途徑。當時參加阿蘇撤街聚會的羣眾中有大部份都是黑人,而黑人西蒙也是當中的領袖

 

自從美國的解放黑奴之後,黑人的基督徒第一件最想做的,也就是想組織自己民族的教會。黑人教會的聚會是比較情緒化,喜歡以激動的舞蹈,藉以來發洩內心壓抑的情緒。在信仰上他們想得到突破,所以聖靈浸與方言也成為他們想要追求的東西。若以社會學的角度來解釋,當時的聖靈浸與方言在五旬節運動的功能,就是推動社會運動的一種原素。方言的用途不單是有助於發洩他們內心壓抑的情緒,也是社會學上的集體行為,來對抗社會上各種的不平等。在社會學的互動理論者認為,族群與族群之間的偏見與仇恨的發生,是因為彼此間缺少互動接觸才發生的。如果他們之間能有接觸互動,偏見與仇恨就會減少。

當時來到亞蘇撒街的人,都期望得著聖靈浸與方言,這也成為不同種族間所共同追求的目標。這樣的集體行為,在他們種族之間也開啟了溝通與互動接觸的門,以致建立了和諧的關係、減少不平等的情況。他們的聚會也產生了更大的回響,吸引了世界各地更多的人來到,也成為推動教會復興運動的新動力。

 

在社會學裡的標籤理論認為,行為本身並不一定是決定該行為的對錯,而是人們對該行為加貼的標籤,這才是真正的具決定對錯的影力響。因為少勢力團體的體型、語言或文化的不同於主流文化,社會就給予塑造形象,加以標籤,被視為劣等或不適合。在早期的五旬節派或靈恩派的教會,因為「聖靈浸與說方言」的問題,一直都被主流教會所標籤,而成為被排斥的對象。隨著五旬節派的教會在世界各地不斷的增長、擴張,他們也對社會帶來了極大的影響力,所以現今也成為主流教會的一份子。也因著五旬節派的神學發展,也漸漸的被傳統教會與福音派人士所接納。只是某些堅持過往觀點的教會,他們對五旬節派或靈恩派教會的標籤,已深深的刻在他們心理。當人要述說「聖靈浸與方言」時,就不問因由地,引發起他們心理的排拒的反應,這對於教會實在是可惜的。

 

七、總結

五旬節派的思想是起源於聖潔運動,當人們追求成聖的過程繼而追求聖靈充滿、聖靈浸與說方言。在亞蘇撒街的聚會和「說方言」之經歷,帶來教會歷史的重大影響。這使教會進入(回歸)另一領域,得能力作見證,也令五旬節派或靈恩派教會遍佈全世界。聖靈浸與方言是有密切的關係,「說方言」是聖靈浸最初的外在憑據,這是根據路加聖靈觀所整合而得到的結果。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說方言者有穩定的外向個性,並且是與心理精神病無關。「說方言」並不是胡亂的發聲,而是有完美結構的韻律與跨文化性。人說方言是一種享受,如同嬰孩享受說話的樂趣,並且能幫助人減低壓力。從社會學的角度來看,在阿蘇撒街「說方言」之集體行為,是引發了五旬節運動的開始,也帶來世界性的復興。這樣的集體行為,也使種族之間(白人與黑人)開啟了溝通的門,建立和諧的關係。

五旬節派相信,每個重生得救的基督徒都可以得著「聖靈浸」,而這些領受聖靈的人都會說出方言。「聖靈浸說方言」是可以造就人,並且是使人得能力作見證。而聖靈的工作,本身是要帶來教會在基督裡的合一,但為何「聖靈浸與方言」會帶來教會間的混亂與排斥呢?這是人的問題還是神的意思?這都是直得我們反思的。

 

 

八、參考書目與網頁

l Joan Ferrante, Sociology.net  Sociology on the internet, (USA: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1997.

l Joseph M. Murphy,  Working the Spirit, (USA: Beacon Press, 1994).

l Watson E.. Mills,  Speaking in tongues  A guide to Research on Glossolalia, (USA:William B. Ederdmans Publishing Company, 1986).

l 王敬弘著:《神恩與教會》(台北:光啟出版社,1998),頁18。

l 柯德威著;胡進卿譯:《五旬節聖靈浸》。台北:神召會出版社,1992。

l 施同德著:《聖經與聖靈經驗》。香港:神召神學院出版部,2003。

l 莊飛著:《五旬節信仰根基》。台中:神召神學院出版部,2004。

l 傑克‧海福德著;趙士瑜譯:《方言之美》(臺北:以琳書房,1995),頁272。

l 蔡文輝著:《社會學》(台北:三民書局,1982),頁313。

l 霍安東:《聖靈洗》。香港:天道書樓,1990。

l 賴瑞‧馬可,Larry Martin著;劉如菁譯:《艾蘇薩街之火》:臺北:天恩出版社,2004。

l 賀西納著;魏玉琴譯:《靈恩運動:美國聖潔及五旬節運動史》。台北:教會更新研究發展中心,1986年。

l 胡明添牧師編:《基督教九龍五旬節會教學資料》,1999 。

l http://radio.joy.org.tw/holyspirit.asp?num=2952《聖靈月刊》

l http://herowu0501.blogspot.com/2006/04/blog-post_15.html 作者:葉先秦